隨著聖誕佳節的到來,敏慧的大女兒 --- 柔迦所念的幼稚園,要在長假之前邀請所有小朋友的家長到校參觀這些小寶貝們的表演。求好心切的柔迦,不僅在學校排練,回到家還要繼續練習...
不僅如此,還拉著她弟弟 --- 袈亨一起練... (記得一定要看到最後喔!!!)
一切的努力,就是為了這一天的到來...
就在2011年12月15日的下午,於Ray Shepherd Elementary School的體育館,搖滾女星 --- 柔迦正式登台演出。
嗨~ 親愛的鄉親父老、兄弟姊妹、親朋好友、街坊鄰居們,我是妳們所熟悉的敏慧、阿慧、阿戴、Do 媽咪、趙太太、柔迦&袈亨的媽... 總之,我們全家人現在到加拿大了,我將用這裡記錄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,與我心愛的妳們分享!
2011-12-13
2011-08-22
敏慧到加拿大卑詩(BC)省與美國邊境的和平門省立公園(Peace Arch Provincial Park)玩
住在白石鎮邊上,總是被朋友問起有沒有去過 Peace Arch Park,因為離我們真的很近...
但每次都是安排去比較遠的地方,始終不曾拜訪過這個公園。就在六月搬家之後,我們離美國邊境更近了,於是老公便規畫了一趟和平門公園之旅。
去公園當然要搭配野餐才有 FU~
袈亨總是不喜歡乖乖坐好吃...
風一吹,柔迦的頭髮飄到臉上,配上一絲淺淺的微笑,還真美啊 ^_^
兩個小鬼在桌子上吃膩了,吵著要到草地上吃...
好吃好吃...
姐姐說:袈亨你看...
弟弟一向很聽姐姐的話...
大概是我們準備的食物太美味,連烏鴉都飛來想分一杯羹...
看四下無人,就跳上桌去準備大啖一場...
來之前聽人家說要把 ID 帶在身上,因為這個公園的地理位置特殊,可能會遇到海關盤查。我們也就乖乖準備好,但並沒有真的用上。
在我們野餐的桌旁,有一顆長得很奇怪的樹...
整個公園在靠加拿大的這一側,有很大片的綠地。
吃飽飯我們就往和平拱門的方向前進,那兒就是美加領土的界線,可以看到排隊準備前往美國的車輛。
兩個小鬼調皮地模仿起鐵達尼號經典劇照...
看,我們把拱門變小了...
穿過馬路就可以到達中間那片草地,之前一直在找相關介紹,都沒有人說要如何從公園內進入到拱門所在處。我們是看到其他遊客直接穿越馬路,才知道原來這麼簡單...
過去之後,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左手邊一大片由花海所組成的加拿大國旗,無論遠看近看都挺漂亮的。
站在草地上,把四周的景物 360 度全拍下來,這樣還沒去過的朋友們就可以先睹為快囉!
近看拱門其實還滿大的...
在拱門下的兩側牆上刻有寓意深遠的文字...
突然小孩說要比賽跑步...
在進入之前的右手邊,會遇到一間免稅店。原本離開公園時打算進去逛逛,但門口寫著只供前往美國的顧客購物,因而作罷。
近看前往美國的閘口,其實還滿多個的,所以應該不會等太久。另外,想從加拿大卑詩省去美國的朋友,也有 Peace Arch Crossing 以外的選擇,可參考這個網頁,得知各關口的速度以及實際路況的 video。
走到靠近美國那側,則有同樣用花海所組成的美國國旗。
看到我們身後的牌子了嗎? 我們已經到了美國境內的華盛頓州!這是同一個公園,但在美國這一側稱為『州』立公園,而非省立。若想在不持美國護照、不用綠卡、也沒有美簽、更不用偷渡的情況下,光明正大進入美國,這大概是唯一的辦法了吧...
在旁邊有個斜坡,兩個小孩一直吵著要從上面滾下來,而且還要她們的老爸一起,這豈不是要他的命嗎?
我現在就像那個銅像,當起了農婦...
從美國往加拿大的方向看,則會看到欲前往加拿大的車潮,更遠處則是著名的 White Rock Beach,可以參考『敏慧到加拿大卑詩(BC)省白石(White Rock)鎮海灘散步』
拱門頂端在美加兩側各有不同的橫批,美國這邊的看不是很懂它的含意...
不過搭配照片倒讓人恍然大悟,原來是指這兩個小鬼都是同一個媽生的,呵...
看到他們的姿勢,讓我想起當初和我老公在淡水漁人碼頭拍的婚紗照,其中有一張就是我坐在老公的肩膀上。然而現在我受傷不能運動,他又一直做好料餵我吃 (欲知詳情可參考上一篇『敏慧到加拿大卑詩(BC)省北溫(North Vancouver)的松雞山(Grouse Mountain)玩』),害得我們現在體重愈來愈接近,往事也許只能追憶了...
不行,我要運動,我的的腳一定會盡快好起來,然後恢復往日苗條身材,就能再拍一張相同 pose 的囉!
標籤:
加拿大,
白石鎮,
和平門公園,
美國,
敏慧,
淡水,
漁人碼頭,
Peace Arch Park,
White Rock
2011-08-16
敏慧到加拿大卑詩(BC)省北溫(North Vancouver)的松雞山(Grouse Mountain)玩
Grouse Mountain 是溫哥華一帶冬季熱門的滑雪勝地,但現在夏天沒雪的時候,也是非常適合觀光的景點。因為,山上的風景真的很棒,而且通往山頂的步道,爬起來雖然辛苦,但爬完包您通體舒暢而且成就感十足!
步道的起點只有兩個不起眼的指示牌,因出門前沒有做太多功課,只看到有人從 Grouse Grind 花了一個多小時爬到山頂,所以我們就選擇了左邊那條登山步道。 (回家後多做了點研究,才發現不管左邊還右邊,都是屬於難度等級最高的步道,大家有興趣知道溫哥華地區的步道分級可參考這個網頁)
一開始還讓人覺得不會太困難的樣子,在一大片森林中走路的感覺挺好...
突然,眼前出現了一個碩大的警告標語,主要是告訴所有登山客這條步道危險重重,毒蛇猛獸、斷垣殘壁,一不小心非死即傷,而且有關當局絕不負責!儘管如此,登山客仍然絡繹不絕,我們也就對它視若無睹,繼續前進。
接著就展開了『全階梯』式的登山步道...
不像台灣,很多登山步道一路上還會有涼亭、椅子,或者至少一塊空地可讓遊客休息,這條步道完全沒有可坐下或好好停下來休息的地方,喝個水也得站著喝,而且還要靠路邊一點才不會檔到後面要上山的人。
YA~ 走了一個小時多,總算看到了 1/2 的牌子,這表示我們已經征服了半座山!
哇~ 真是越到後面越難走,很多路段還得借助旁邊的繩索才爬得上去。老公說這讓他想起台灣的皇帝殿登山步道,還有那群以前常一起爬山的朋友,將來若他們有來加拿大玩,要帶大家一起來爬 Grouse Mountain。
嘿嘿~ 3/4 了... 這兩個小朋友還真是不簡單!
YA~ YA~ YA~
登頂囉~
最後那 1/4 腿都軟了,完全都是靠意志力在爬。當然,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關鍵。眼尖的朋友們可能已經發現,登頂這張與 1/2 和 3/4 有什麼部一樣?
對了,就是我身上的背包都不見了,全跑到我老公身上... 這讓我想起了我們認識的第一天,我們一起參加淡水<-->八里 20 公里的國際健走活動,我走到差不多 10 KM 的時候就想放棄了,這時還不是我老公的他說要幫我背我的背包,並一路陪著我談天說笑,才讓我有繼續走下去的動力,不知不覺完成了 20 KM 的不可能任務。
山上不僅僅是有纜車站,還有免費的表演以及許多付費的遊樂項目 (如:降落傘、直升機、滑索...等)。我們大約下午 3:10 開始爬,原本想趕 4:30 的伐木工人秀,但那時才剛好爬到半山腰而已;後來改變主意想趕 5:30 的猛禽秀,結果登頂時已經 5:50 了,再從纜車站走過去表演地點,剛剛好趕上散場。
這裡幫大家整理一下山上各項表演/導覽的時間表,讓大家下次規畫行程的時候可參考:
1. 電影院 (Theatre in the Sky)
9:30 上映 Animal Tracks,之後每半點放映
10:00 上映 Born to Fly,之後每整點放映
2. 生態導覽 (Guided Eco Walks)
11:00 ~ 11:45
13:00 ~ 13:45
15:00 ~ 15:45
16:00 ~ 16:45
3. 伐木工人秀 (Lumberjack Show)
12:00 ~ 12:45
14:30 ~ 15:15
16:30 ~ 17:15
4. 猛禽秀 (Birds in Motion)
13:30 ~ 14:00
15:30 ~ 16:00
17:30 ~ 18:00
既然看不到表演,就想說去坐坐免費的 chair lift,登高看看風景也好。
在搭乘 chair lift 的車站旁邊,有一區用鐵絲網圍著,裡面養了隻熊。
看好了熊就準備去搭 chair lift,結果這就是悲劇的開始...
那椅子不斷的在移動,所以要搭乘的人要在一條紅線上站好,等椅子從背後過來的時候跳起來就可以坐上去。但我因為怕女兒太小跳不上去,所以抱起左邊的女兒轉身欲將她放上椅子後,自己再跳上去。結果說時遲那時快,我還沒來得及跳,椅子就硬生生地撞上我的左膝,痛到真的快要哭出來...
到了上面,她們的工作人員呼叫了醫護人員,沒多久就有個男的開著車前來,先初步檢查後,便用車載我們下去回到纜車站,然後拿了輪椅並安排我們搭纜車下山回停車場。
搭纜車上下山比用爬的快很多,大概五分鐘就回到地面了。但來回一趟成人票價要 $39.95 加幣,五歲以上兒童也要 $13.95 加幣,我們一家人光坐纜車就得花將近 $100 加幣。天啊!夠我們全家吃一個禮拜了!若只是買下山的單程票,平常一個人也要 $10 加幣,這次算是他們招待,所以免費搭乘,也算是因禍得福吧!
掰掰了 Grouse Mountain,我下次還會再來喔~
這又是敏慧的第一次... 但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次
雖然這次在山上發生了一點小意外,導致目前仍有些行動不便。但在老公的細心照顧下,應該很快就會康復,而且山上真的是太美了,所以我一定還會再去,而且,還要再挑戰那全階梯式的登山步道!
老公怕我受傷還要勞動,於是上班前會幫我把飯菜都準備好,看看老公每天都為我準備了什麼好料呢?
這道是 Anders 主廚雞肉沙拉
還有蒜香燒烤帶骨牛排
嫩煎花鱈魚 (Ling Cod) 排
馬鈴薯炒肉絲
水果拼盤
老公還把他的有輪子的辦公椅給我當輪椅,讓我在家裡可以滑來滑去,只要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即可... 謝謝老公!
親愛的朋友們,相約下次一起去爬 Grouse Mountain 喔!
一開始還讓人覺得不會太困難的樣子,在一大片森林中走路的感覺挺好...
突然,眼前出現了一個碩大的警告標語,主要是告訴所有登山客這條步道危險重重,毒蛇猛獸、斷垣殘壁,一不小心非死即傷,而且有關當局絕不負責!儘管如此,登山客仍然絡繹不絕,我們也就對它視若無睹,繼續前進。
接著就展開了『全階梯』式的登山步道...
不像台灣,很多登山步道一路上還會有涼亭、椅子,或者至少一塊空地可讓遊客休息,這條步道完全沒有可坐下或好好停下來休息的地方,喝個水也得站著喝,而且還要靠路邊一點才不會檔到後面要上山的人。
YA~ 走了一個小時多,總算看到了 1/2 的牌子,這表示我們已經征服了半座山!
哇~ 真是越到後面越難走,很多路段還得借助旁邊的繩索才爬得上去。老公說這讓他想起台灣的皇帝殿登山步道,還有那群以前常一起爬山的朋友,將來若他們有來加拿大玩,要帶大家一起來爬 Grouse Mountain。
嘿嘿~ 3/4 了... 這兩個小朋友還真是不簡單!
YA~ YA~ YA~
登頂囉~
最後那 1/4 腿都軟了,完全都是靠意志力在爬。當然,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關鍵。眼尖的朋友們可能已經發現,登頂這張與 1/2 和 3/4 有什麼部一樣?
對了,就是我身上的背包都不見了,全跑到我老公身上... 這讓我想起了我們認識的第一天,我們一起參加淡水<-->八里 20 公里的國際健走活動,我走到差不多 10 KM 的時候就想放棄了,這時還不是我老公的他說要幫我背我的背包,並一路陪著我談天說笑,才讓我有繼續走下去的動力,不知不覺完成了 20 KM 的不可能任務。
山上不僅僅是有纜車站,還有免費的表演以及許多付費的遊樂項目 (如:降落傘、直升機、滑索...等)。我們大約下午 3:10 開始爬,原本想趕 4:30 的伐木工人秀,但那時才剛好爬到半山腰而已;後來改變主意想趕 5:30 的猛禽秀,結果登頂時已經 5:50 了,再從纜車站走過去表演地點,剛剛好趕上散場。
這裡幫大家整理一下山上各項表演/導覽的時間表,讓大家下次規畫行程的時候可參考:
1. 電影院 (Theatre in the Sky)
9:30 上映 Animal Tracks,之後每半點放映
10:00 上映 Born to Fly,之後每整點放映
2. 生態導覽 (Guided Eco Walks)
11:00 ~ 11:45
13:00 ~ 13:45
15:00 ~ 15:45
16:00 ~ 16:45
3. 伐木工人秀 (Lumberjack Show)
12:00 ~ 12:45
14:30 ~ 15:15
16:30 ~ 17:15
4. 猛禽秀 (Birds in Motion)
13:30 ~ 14:00
15:30 ~ 16:00
17:30 ~ 18:00
既然看不到表演,就想說去坐坐免費的 chair lift,登高看看風景也好。
在搭乘 chair lift 的車站旁邊,有一區用鐵絲網圍著,裡面養了隻熊。
看好了熊就準備去搭 chair lift,結果這就是悲劇的開始...
那椅子不斷的在移動,所以要搭乘的人要在一條紅線上站好,等椅子從背後過來的時候跳起來就可以坐上去。但我因為怕女兒太小跳不上去,所以抱起左邊的女兒轉身欲將她放上椅子後,自己再跳上去。結果說時遲那時快,我還沒來得及跳,椅子就硬生生地撞上我的左膝,痛到真的快要哭出來...
到了上面,她們的工作人員呼叫了醫護人員,沒多久就有個男的開著車前來,先初步檢查後,便用車載我們下去回到纜車站,然後拿了輪椅並安排我們搭纜車下山回停車場。
搭纜車上下山比用爬的快很多,大概五分鐘就回到地面了。但來回一趟成人票價要 $39.95 加幣,五歲以上兒童也要 $13.95 加幣,我們一家人光坐纜車就得花將近 $100 加幣。天啊!夠我們全家吃一個禮拜了!若只是買下山的單程票,平常一個人也要 $10 加幣,這次算是他們招待,所以免費搭乘,也算是因禍得福吧!
掰掰了 Grouse Mountain,我下次還會再來喔~
這又是敏慧的第一次... 但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次
雖然這次在山上發生了一點小意外,導致目前仍有些行動不便。但在老公的細心照顧下,應該很快就會康復,而且山上真的是太美了,所以我一定還會再去,而且,還要再挑戰那全階梯式的登山步道!
老公怕我受傷還要勞動,於是上班前會幫我把飯菜都準備好,看看老公每天都為我準備了什麼好料呢?
這道是 Anders 主廚雞肉沙拉
還有蒜香燒烤帶骨牛排
嫩煎花鱈魚 (Ling Cod) 排
馬鈴薯炒肉絲
水果拼盤
老公還把他的有輪子的辦公椅給我當輪椅,讓我在家裡可以滑來滑去,只要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即可... 謝謝老公!
親愛的朋友們,相約下次一起去爬 Grouse Mountain 喔!
標籤:
加拿大,
北溫,
松雞山,
敏慧,
Birds in Motion,
Grouse Mountain,
Lumberjack Show,
North Vancouver
2011-07-02
敏慧在加拿大的第二個窩
久違了,我的親朋好友們
前陣子,因為父親離開人世,情緒始終難以平復
但我知道,他在天之靈也不希望看到我們這樣。有老公的陪伴與安慰,加上最近搬新家 (擺脫地底生活),心情有漸漸開朗起來。
這篇除了跟大家分享我的新窩外,也要讓大家知道敏慧回來了,請不用再為我擔心喔!
關於我的新家,先大概介紹一下它的基本資料
屋齡:建於 1979 年,現在已經 32 歲了
樣式:Bunglow,也就是平房的意思,可用它的諧音『半個樓』來幫助記憶
坪數:地約 235 坪 (7638 平方英呎),屋內約 47 坪 (1536 平方英呎)
格局:3+1房、1衛、客廳、廚房、餐廳、獨立倉庫、車庫 (如下圖)
![]()
接著來看看實際的照片吧
前門外是條主要道路,很多朋友第一次來都找不到我們家,因為都被大樹擋住了
走近一看,其實是有很大的門牌號碼的...
![]()
從屋內看出去門前的小徑
主臥室房門的斜對面,是老公的書房 (Study Room)。
走進窗戶可看到花園 (Garden) 內有個人正在賣力地修剪花草
書房隔壁則是小孩子的玩具間 (Toy Room)
玩具間的窗外也有和書房差不多的風景
OK,屋內都看過了,來看看屋外吧... 這是客廳外面
這裡是花園,目前才剛開始整理...
![]()
這是屋旁通往後院的石頭小徑,那扇窗戶則是主臥室的窗戶。
這是個挺特別的裝置 --- 雨水收集系統,下雨天屋頂上的水會流入此桶內,多餘的會流掉,剩下的則可用來澆花、洗車...等等。
在琴房與倉庫 (Storage Room) 之間也是一條石頭小徑。
車庫 (Garage) 旁有兩個小花圃,目前有點亂,將來也許會規劃用來種點青菜
屋子前後的樹都真的很高,其中又以後院這幾顆特別高,初估高度應該有十層樓左右。拍照時已經退到很遠,但還是無法將整棵樹入鏡。老公一直說要在上面蓋樹屋給小孩玩,一圓他小時候的夢想。
這就是車庫,雖然不是室內的,但至少也能遮風避雨。車庫前有條很大的車道,車庫加上車道足夠停下六輛汽車。
從車庫旁走進房子,可以從餐廳的落地窗看到屋內
![]()
從琴房外看後院
突然,衝出了兩個小孩...
這顆看似果樹,但還不確定結的是什麼果,猜想可能是某種 berry 吧...
這邊則是廚房外,另一條連接前後院的小路,旁邊那就是壁爐的煙囪。
好啦,全部介紹完畢!
最後,要特別感謝我的婆婆、曾經同個屋簷下的裕珍姐,以及我三姐。若不是她們在經濟上的大力資助,我們也不可能來加拿大還短短不到一年就有辦法買下這麼棒的房子,真的非常非常謝謝她們,也謝謝過程中許多幫過我們的朋友,謝謝!
歡迎親朋好友們來我們家玩喔 ^_^
前陣子,因為父親離開人世,情緒始終難以平復
但我知道,他在天之靈也不希望看到我們這樣。有老公的陪伴與安慰,加上最近搬新家 (擺脫地底生活),心情有漸漸開朗起來。
這篇除了跟大家分享我的新窩外,也要讓大家知道敏慧回來了,請不用再為我擔心喔!
關於我的新家,先大概介紹一下它的基本資料
屋齡:建於 1979 年,現在已經 32 歲了
樣式:Bunglow,也就是平房的意思,可用它的諧音『半個樓』來幫助記憶
坪數:地約 235 坪 (7638 平方英呎),屋內約 47 坪 (1536 平方英呎)
格局:3+1房、1衛、客廳、廚房、餐廳、獨立倉庫、車庫 (如下圖)
接著來看看實際的照片吧
前門外是條主要道路,很多朋友第一次來都找不到我們家,因為都被大樹擋住了
走近一看,其實是有很大的門牌號碼的...
從屋內看出去門前的小徑
進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餐廳 (Dining Room)
走近一點,可看到典雅的原木餐桌 (原價 $999,特價 $99),前屋主的餐桌是放在廚房內,但我覺得放這才可以邊吃邊欣賞後院的風景。
客廳旁有一大面窗戶,可以看到前院的風景。由於窗外樹枝茂密,因此雖然沒有窗簾,卻也不覺得沒有隱私。
看起來和地板滿搭的電視櫃,其實是 Garage Sale 別人不要的床頭櫃。因為她的朋友放在她那寄賣,而當時是全部拆開的,我們問她那是什麼,有沒有缺什麼零件,如何組裝他一概答不出來,於是就決定免費送給我們。
那個日式的立燈也是在 Garage Sale 買的,才 $5。客廳中唯一比較貴的家具,是那組 3+2+1 的沙發,一張三人坐的 Sofa + 一張兩人坐的 Love Seat + 一張單人坐的 Chair 總共 $400。
客廳和廚房 (Kitchen) 只有一牆之隔
接下來就帶大家去參觀一下房間囉
從長廊往裡面走,最先遇到的是右手邊的浴室 (Bath Room)
在浴缸旁邊,隔著一個短牆是馬桶,而正對馬桶則是通往主臥室 (Master Room) 的秘道。這個門前屋主是封住的,因為她有養貓,把貓沙放在門旁,另一側則放了椅子,所以根本無法打開通行。
主臥室滿大的,放了兩張雙人床還有很多空間。照片中那個門是通往琴房 (Piano Room) 的,因為琴房 24H 都有開暖氣以防鋼琴著涼,所以門都關著。
從照片中可以看到,琴房內除了鋼琴,還有從台灣帶來的大提琴。而原本從台灣帶來的 Kawai 直立式鋼琴已在搬新家前賣掉,這台 Petrof 歐洲捷克國寶平台鋼琴則是在網路上找到的,不論觸鍵或音色都非常棒,真是自用教學兩相宜 ^_^
走近一點,可看到典雅的原木餐桌 (原價 $999,特價 $99),前屋主的餐桌是放在廚房內,但我覺得放這才可以邊吃邊欣賞後院的風景。
一進門的右手邊則是客廳 (Living Room),客廳有個壁爐,是真正燒木柴的,跟現在很多使用瓦斯或裝飾用的假壁爐不同,等冬天到了也許會試用看看!
客廳旁有一大面窗戶,可以看到前院的風景。由於窗外樹枝茂密,因此雖然沒有窗簾,卻也不覺得沒有隱私。
看起來和地板滿搭的電視櫃,其實是 Garage Sale 別人不要的床頭櫃。因為她的朋友放在她那寄賣,而當時是全部拆開的,我們問她那是什麼,有沒有缺什麼零件,如何組裝他一概答不出來,於是就決定免費送給我們。
那個日式的立燈也是在 Garage Sale 買的,才 $5。客廳中唯一比較貴的家具,是那組 3+2+1 的沙發,一張三人坐的 Sofa + 一張兩人坐的 Love Seat + 一張單人坐的 Chair 總共 $400。
客廳和廚房 (Kitchen) 只有一牆之隔
接下來就帶大家去參觀一下房間囉
從長廊往裡面走,最先遇到的是右手邊的浴室 (Bath Room)
在浴缸旁邊,隔著一個短牆是馬桶,而正對馬桶則是通往主臥室 (Master Room) 的秘道。這個門前屋主是封住的,因為她有養貓,把貓沙放在門旁,另一側則放了椅子,所以根本無法打開通行。
主臥室滿大的,放了兩張雙人床還有很多空間。照片中那個門是通往琴房 (Piano Room) 的,因為琴房 24H 都有開暖氣以防鋼琴著涼,所以門都關著。
從照片中可以看到,琴房內除了鋼琴,還有從台灣帶來的大提琴。而原本從台灣帶來的 Kawai 直立式鋼琴已在搬新家前賣掉,這台 Petrof 歐洲捷克國寶平台鋼琴則是在網路上找到的,不論觸鍵或音色都非常棒,真是自用教學兩相宜 ^_^
自從有了這台琴之後,柔迦好像變的更愛彈琴了。現在就讓我們來欣賞一段柔迦的表演...
主臥室房門的斜對面,是老公的書房 (Study Room)。
走進窗戶可看到花園 (Garden) 內有個人正在賣力地修剪花草
書房隔壁則是小孩子的玩具間 (Toy Room)
玩具間的窗外也有和書房差不多的風景
OK,屋內都看過了,來看看屋外吧... 這是客廳外面
這裡是花園,目前才剛開始整理...
這是屋旁通往後院的石頭小徑,那扇窗戶則是主臥室的窗戶。
這是個挺特別的裝置 --- 雨水收集系統,下雨天屋頂上的水會流入此桶內,多餘的會流掉,剩下的則可用來澆花、洗車...等等。
在琴房與倉庫 (Storage Room) 之間也是一條石頭小徑。
車庫 (Garage) 旁有兩個小花圃,目前有點亂,將來也許會規劃用來種點青菜
屋子前後的樹都真的很高,其中又以後院這幾顆特別高,初估高度應該有十層樓左右。拍照時已經退到很遠,但還是無法將整棵樹入鏡。老公一直說要在上面蓋樹屋給小孩玩,一圓他小時候的夢想。
這就是車庫,雖然不是室內的,但至少也能遮風避雨。車庫前有條很大的車道,車庫加上車道足夠停下六輛汽車。
從車庫旁走進房子,可以從餐廳的落地窗看到屋內
從琴房外看後院
突然,衝出了兩個小孩...
搬來這她們非常開心,除了空間大之外,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可以盡情吼叫。以前寄人籬下,總是要求她們要小聲,不能吵到別人,想想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,壓抑了那麼久,還真是委屈她們了。
這顆看似果樹,但還不確定結的是什麼果,猜想可能是某種 berry 吧...
這邊則是廚房外,另一條連接前後院的小路,旁邊那就是壁爐的煙囪。
好啦,全部介紹完畢!
最後,要特別感謝我的婆婆、曾經同個屋簷下的裕珍姐,以及我三姐。若不是她們在經濟上的大力資助,我們也不可能來加拿大還短短不到一年就有辦法買下這麼棒的房子,真的非常非常謝謝她們,也謝謝過程中許多幫過我們的朋友,謝謝!
歡迎親朋好友們來我們家玩喔 ^_^
訂閱:
文章 (Atom)